湖南科技学院院长曾宝成接受新华网湖南频道专访
新华网长沙7月1日电(记者 赵伟 张晶)6月30日,湖南科技学院院长曾宝成在新华网湖南会客厅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与记者畅谈现代教育,学生培养、创新创业、留住人才和学以致用等大学教育思想,并欣喜地告诉记者,学校留住人才方面已经有一套成熟机制,正是因为湖南科技学院事业留人、文化留人、环境留人,北大教授张京华不久前加盟该学院,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新华网:湖南科技学院有着七十多年的办学历史,近年来在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上成绩显著。请您介绍一下学校的基本情况,好吗?
曾宝成:湖南科技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院创建于1941年,前身为湖南省立七师,2002年由原零陵师专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零陵学院,2004年更名为湖南科技学院,现在学校有八大学科门类,四十大本科专业,师资队伍力量强大,学生共一万四千余人。经过7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一所多科性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已经为社会输出8万余名人才。 近年来,学院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创新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秉承“德才兼备、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按照“树立精品意识,汇聚精英人才,强化精心育人,推行精细管理,培育精励校风,建设精美校园”的总体思路,努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学校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等院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湖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等称号。70余年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7万余名,其中79级优秀校友欧阳晓平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历届校友辛勤工作,勇于创新,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华网:正如您所说的学校近来都取得了很多好的成绩,那么您在履职院长之后一种什么样的办学思路,它和其他高校有什么区别呢?
曾宝成:湖南科技学院是一所新升格的本科学校,他的发展必须区别于老牌本科,新本科有新思路。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为建设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我们提出调结构,强内涵,抓改革,促发展的思路。调结构就是对学校的就业结构,学科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学科的调整主要是围绕着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强内涵,要注重学校的内涵发展不是盲目扩大规模,我们主要一重点发展优势特色学科,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点采取走出去的办法,把我们的队伍送到国内外去国内外学习,去年派了二十多个教授去美国学习了一个月。送一批教师到我国重点高校攻读博士学位;把青年教师送去政府、企业、基层、社区,去锻炼一年。其次是请进来,引进一批高水平学科领军人,学科带头人。一批高水平博士,加强我们的队伍。三是加大对教学和设施的投入,成为高水平实验室,同时改善和学生生活设施,为师生的工作和学习创造良好环境。
新华网: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重要任务。那么当前国情也要求高校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湖南科技学院在这方面是如何推进的呢?
曾宝成:湖南科技学院是从四个方面来做的,一是真正确立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对高校的要求,如何真正保证校长在党委领导下真正履行职责。二是如何依法治校。注重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对原有制度进行改革,真正作到依法办学、依规办学、依法管理。三是初步将学校管理中心下移。实现学院办大学,让学院成为办学主体。四是人事制度,干部制度进行改革。特别注重对一些想干事能干事能干好事的年轻人给以发展机会,让这些人有发展的舞台,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真正用在学校的发展上。这种思想放在整个社会,我认为也适用。
新华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今年一个非常热的词。大学做为创业的先锋队,湖南科院在这个方面是怎样践行的呢?
曾宝成: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一个热门词,现在叫做创客,在我校也很热门,力争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孵化器”。我学院采取这些措施来支持大家创业,一 对国务院下发的四个文件进行全体教职工学习,真正领会国家的一些政策,首先从思想上转变。二,机关上调整,招生就业处改为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并在学校中专门为学生批了就业创业场地,同时聘请知名专家、教授、企业家为导师。四,人才培养上,在培养方案上进行了改革。将同学就业创业的过程纳入了培养计划,有理论基础同时又有专家的创业指导。我校学生创业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所以我校被评为就业创业示范高校。
新华网: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那么,湖南科院是如何注重培养创新人才的?
曾宝成:在人才培养方面我校是这样做的。首先,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计划时,需要考虑学生得到这方面培养,因此学生的培养方案,我们会聘请一些社会的专家企业家社会名流参与到我们的就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方式。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做到毕业后就能够与社会顺利对接。第二个方面,培养方式上,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区别于过去的教学方式,传统方式是教师传授知识,但是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是一种探讨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指导团队就某些问题研究式学习。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文科学生更应到基层,下到社会,去进行社会实践,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学生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学生真正让创新创业成为一种能力,这也是我们目前的一些工作内容。
新华网:说到湖南科技学院的人才,不得不提到的是前段时间非常热门的前北大教授张京华加入湖南科技学院。据说当时张教授听到一句话“永州山水甲天下”,所以到了科院任教的,那么如果说当时是永州的历史文化吸引了他,那么现在,学校是用什么来吸引他、留住他?
曾宝成:像张京华这样的专家教授在湖南的大学中有很多。但像他这种十多年潜心研究湖湘文化的教授并不多。永州有2000多年历史,底蕴丰富。尤其理学鼻祖周敦颐所传承的濂溪文化,以及民为本的柳宗元文化。张京华教授当年是因为永州的山水,碧水蓝天,环境优美慕名而来。现在,他在我校工作多年。对永州文化颇有研究,发表了几十本专著。他能够在这里工作,一是因为他对文化的热爱。二是因为他确实淡泊名利。其三,学校为他创造了很好的研究环境。成立了学术团队,提供了学术研究的舞台。这个舞台是以张京华教授为首的一批专家教授,潜心挖掘永州历史文化。同时张京华教授更注重教书育人。现在除了我校他自己带在身边的学生外,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硕士、博士都围在他周围学习。我认为是事业留住了他,文化留住了他,环境留住了他。他的事业在这里,他的根在这里,他感兴趣的文化在这里,同时学校也为他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他的精神。他的精神肯定能够感动一批学者,同时也能感动一批学生,希望他的事业也越来越好。
新华网:张京华教授是湖南科院引进人才的一个成功范例。那么,我院在引进人才方面向来是如何做的?
曾宝成:引进人才,专门出台了政策。出台了一个《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规定》。对愿意从事一些为永州当地服务的专家,我们不仅有优厚的待遇,同时给他们创造很好的条件。同时我们聘请了一批国内为甲级教授,兼职教授。帮助我们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我希望一些有志于高等教育,永州地方资源研究的年轻的博士学者能够加入我们这个团队,作为湖南科技学院我们一定会为他们提供很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并提供很好的学术平台,让他们真正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内有所成就,有所建树。
新华网:高考刚刚结束,可以给现在正在择校的考生们一些建议吗?
曾宝成:湖南科技学院位于湖南的南部。永州与桂林接壤。这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环境优美,学校环境好,是一个远离浮躁,可以潜心钻研学问的学习场所。作为大学来说,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湖南科技学院有着良好的办学作风和优良办学传统的学校,应该受到广大学子的欢迎,同时希望年轻学子来我校深造。我们会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培养各方面能力提供舞台。(完)
曾宝成简介:
曾宝成,1964年5月生,中共党员,教授,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导师,湖南科技学院院长。1986年7月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7月任邵阳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兼任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省情与决策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成员。
曾宝成在教育战线耕耘三十载,先后转战湖南农大、邵阳学院、湖南科院,成为教学育人、研究办学、探索实践高校培养人才的“孺子牛”。他提倡“放手让年轻人去干”“要给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年轻人机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文科学生更应下基层”“新升格的本科院校更应走差异化道路”“高校靠文化、事业、环境留住人才”等教育思想。
他曾是湖南高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教务处处长,也是高校思想最活跃,最敢闯的院长之一。目前已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课题8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有5项成果获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有2项成果获湖南省“九五”教育科学课题优秀成果。近两年来,参与和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6项,发表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