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yongzhou.gov.cn/2015/0609/361307.html
张京华:学者决战于千年之后
不佞混迹永州文艺圈二十余年,也曾与本地院校的诸多专家、学者打过交道,参与过一些本土的历史文化研究。在我的印象中,他们中间有不少人是勤勉恭敬、刻苦努力,值得自己景仰的。其中一位十分低调的外来学者,以埋头苦干的精神、硕果累累的成就博得了同行的爱戴与尊敬。他,就是湖南科技学院张京华教授。
淡泊名利:一路南下到潇湘
接触张京华久了,你就会感觉到他是一个有点“不合时宜”的人。俗话说,人往高处走,而他偏要水往低处流。张京华出生在北京丰台,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毕业留校,任教的第10年,他因研究庄子哲学、燕赵文化卓有成效而被北大破格评为副教授,那年他刚过30岁。
对于诸多“北漂”来讲,梦寐以求都想在京城拥有自己的一块小空间。生活在皇城根下,是一种身份,也是一种荣耀。可是,对于张京华来说,在那里生活都无关紧要,最紧要的是便于学术研究。学术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为了学术研究,他可以克服一切,战胜一切,甚至放弃一切。
张京华读书时是研究上古、中古的,这也就影响到了他的人生足迹。如果研究近代史,可能呆在北京更有利,毕竟它是元明清三朝古都。可是,他学的是唐史(中古),延伸到了先秦(上古),所以觉得呆在北京对自己的学术研究没有什么帮助,于是在2000年到了洛阳。洛阳是唐代的东都,遍地是文物,给他的感观更直接。
在洛阳呆了三年后的2003年,有一天,他偶读《光明日报》,发现了湖南科技学院的招聘启事,当时上面印了一句话:“零陵山水甲天下”,这句话有点夸张,但他真的喜欢零陵。在他眼中,零陵是很了不起的。上古时期,舜帝南巡来此,之后,史学家司马迁也到过这个地方。唐宋时的永州文化很繁荣,元结、柳宗元在此任职,宋明理学始祖周敦颐也出生在这里,等等,所以,为了做好上古学术研究,他又南下到了永州。
还记得2003年7月的那个凌晨,张京华夫妇坐火车抵达了永州站。出站之后,外面一片漆黑,上了汽车,出市区,驶向夜幕中。汽车越行越荒凉,仿佛驶向岑寂。直到到了学校,天空才露出一丝明亮。
一路上,张京华曾做了无数次想象,想象过永州的交通不便,想象过永州的经济落后,想象过永州的文化丰富,但万万没有想到学校是如此的偏僻。好在他“出京不是为了过日子来的,生活上的事情可以不计”。他喜欢图个清静,喜欢岁月静好,喜欢呆在一个安和的环境里,专心做好一件事。
所以,张京华既来之,则安之。而且在永州一呆就是十二年,真可谓“十年磨一剑”。
专注研究:办公室里椅当床
很多人都这样说,只要你见到张京华,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一个名词:书生。
是的,张京华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书生。他的办公室和家里,能见到的几乎全部是书。办公室的10个书架上,全部堆满了书;家里也有10个书架,也满满的都是书。如果把这些书比作桑叶,那么,张京华就是一条蚕,日夜啃着桑叶,默默吐出蚕丝。他不看电影、电视,不喜欢各种应酬,不参加与工作无关的会议,平时连手机都很少开。他的最大爱好就是读书。
读书的男人最有魅力。张京华身为学报主编,还兼任文科选修课授课任务,更领衔诸多课题研究,所以,时间对他来说,真是太宝贵了。
为了搞好学术研究,他思考并尝试了许多方法。最后,他决定,在学报编辑上,把握重点,简政放权;在授课时,用自己的素材,把一些看似干巴巴的课目讲得生动有趣;在学术研究上,更要勤奋严谨,废寝忘食。
2011年的一天,图书馆馆长杨金砖办公室忽然闯进一位同事——张京华的妻子李花蕾。看见李花蕾欲言又止的模样,杨金砖就知道张京华又不顾家了。于是,他决定上到四楼张京华的办公室去看看。哪知道推开门一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张京华办公室茶几上居然堆满了一次性的筷子。杨金砖迷惘了:张教授不会对筷子也感兴趣要进行专题研究吧?细问之下,才得知张京华为了赶一本学术著作,接连一个月没有回家吃中饭了。他妻子在楼下的图书馆工作,每天中午回去煮了饭菜不见人回来吃,没办法,只好跑去陪着丈夫吃盒饭。
不仅如此,杨金砖发现张京华办公室的书架上还有一床绿色的军用小被子,与堆积的书籍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显然,这是张京华在办公室过夜睡觉用的。原来,张京华经常看书入迷,忘了时间。全校师生都知道,除了外出考察和学术交流,张京华在学校几乎很少出门,他每天早上八点准时到办公室,每天晚上都是12点之后才回家。张京华办公室的灯光,是学校一道特有的风景。
提起妻子,张京华满脸愧色。结婚这么多年,自己没有陪她逛过一次街,没有陪她看过一场电影、一部电视剧。夫妻俩没买一件像样的服装,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自己有条穿了10多年的牛仔裤,脚边多处都烂了,妻子在网上给他买了条新的让他换下,也被自己以“好好的,还能穿”指责她乱花钱。家里的一日三餐,也总是很简单、图方便,以吃饱为前提。
张京华对学术十分专注,他把不到2000字的《鬻子》做成10万字的《鬻子笺证》;明末清初大学者、思想家顾炎武的《日知录》,很多专家学者都做过注解。张京华一字一句阅读了30多万字的《日知录》原著,还认真阅读了历代名家500多万字的批注,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写出了120万字的《日知录校释》出版。古典文献专家栾保群看了张京华的著作后专门给他写信,认为在所有校注本里,张京华的“做得最好”。
“谋士决胜于帷幄之中,将军决胜于千里之外,学者决战于千年之后。”这是张京华在国学读书会上对学生们讲的一句话。他谆谆教导学生:学问是一种长久的功效,不必在意“短平快”的眼前利益。天道酬勤,天道无亲。不问结果,结果终究会至。学术的最高境界是絜静精微,要纯之纯,善之善,静之静。
张京华是这么教学生的,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来永州十二年,张京华先后在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2种,古籍点校10种。《新译近思录》、《庄子注解》、《中国何来轴心时代》、《古史辨派与中国现代学术走向》、《湘楚文明史研究》、《湘妃考》等国学、诸子学、湘楚文化研究著作,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读书会:与学生“教学相长”
张京华不但自己痴迷于读书,也引导学生读书,为此,他发起成立了国学读书会,培养学生对国学的热爱、指导学生发表论文。湖南科技学院2002年升为本科,此前鲜有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张京华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种现状,并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让很多名牌大学的专家教授都感到惊讶。
与课堂上的授课不同,读书会是一个对等的平台。课堂上授课,老师按教案授课,学生模样选择的余地。而在读书会上,他带着学生阅读、讨论和分享心得,允许学生自由发言。感兴趣的继续留下,不敢兴趣的,可以选择离开。学生讨论的不是模拟作业,而是直面学术论文,发表了就是自己的正式成果,但必须要经得起学术界的检验。
国学读书会创建伊始,曾饱受议论和质疑:本科生不是应该以学习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主吗?在我们这样的普通高校里,本科生有研究能力吗?本科生能研究出什么东西来?
面对这样那样的议论和质疑,张京华一笑置之。他心中清楚,这是人们的偏见,也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在张京华眼中,读书治学应该是人人都可以做的,所谓‘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只要自己有这样的愿望就可以了。大学的学习应是自觉的学习,是研究性的学习,是解决问题的学习。大学不能仅仅以就业、找好工作为满足,而应以研究学问为目的。治学应趁早,治学应从入学就开始。
尽管湖南科技学院学生的起点是在一个比较低水准的平台上,但张京华发现预科生当中,不少人都来自大湘西,高考成绩都不佳。然而,湘西交通不便的劣势和环境封闭的缺点,却使他们保存了更多的良好道德观念和传统优秀品质,如质朴、勤奋、单纯、安静。这反而有利于读书和思考。因此,在国学读书会的长期开展中,张京华会根据他们各自的资质和爱好,给他们一些研究题目,并指导他们进行学术研究。张京华认为,在国学读书会,学生所依靠的不是资金条件、图书条件和智商条件,而是另一种条件,那就是一颗宁静的心。学生在这里只要能够安静地、虚心地学习,且对古典怀抱敬意,几个月、一两年坚持下来,就一定能取得成绩。
例如,“永州八景”之一的“朝阳旭日”与学校相邻,且为唐代大诗人元结率先发现,之后,柳宗元、周敦颐、黄庭坚、徐霞客、何绍基、杨翰等人均在这里留下了诗文,历代还留下了大量石刻。自2009年开始,张京华就带领学生对朝阳岩进行考察研究。他采取“考察与读书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一方面,他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物拓片和文献资料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悉心指导学生从事相关研究,激发学生对本地文化的研究兴趣与探索热情。另一方面,他将自家书房和办公室的书房作为图书馆,把学报的会议室作为课堂和阅览室。每周一次讲座,尽最大量为学生提供学术信息、揭示学术问题、指示学术方向。结果,仅朝阳岩一项,学生就出了《朝阳岩小史》、《朝阳岩辑注》两部学术著作,下一步,还将编撰《朝阳岩志》,这在永州学术界产生了巨大震撼。
这些年来,有数十位同学经张京华的指导而走上科研的道路,并撰写和发表了100篇原创性的学术论文,出版了11部学术书籍,使同学们在本科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学术上的锻炼。
田野考察:潜入水底探究竟
张京华治学严谨,他带学生做研究的最大特点就是从文献入手,利用新材料在某些领域发出声音。他认为,永州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不少资源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所以做研究比较有优势。早些年,张京华最感兴趣的是永州的摩崖石刻,并在这方面有许多新发现和新突破。
张京华认为,摩崖石刻都是先贤往哲的遗迹,只字片语,都承载着一个时代的气息和个人风骨,也是永州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加以探秘、考证。所以,这些年来,只要有时间,他就带领国学读书会的学生去永州之野考察,并且在学术界留下了许多趣闻。
学生汤军说:“2009年,我们跟老师在考察朝阳岩的石刻时,老师听一些专家说,朝阳岩那样的花岗岩容易自然脱落。老师在江边看见一块突兀的石头似有断裂痕迹,想到朝阳岩还没有发现元结和柳宗元的手迹,怀疑有无石刻跌落水中,于是潜水下去探寻究竟。找了几次,都没有找到。”
我是在朝阳岩旁边生长的,对朝阳岩一带十分熟悉,朝阳岩附近的水域可以说水流湍急,深不可测,而且有诸多洞穴,永州土生土长的人都很少敢到那里潜水。而一个外来的学者,为了学术探究,居然在陌生水域潜水去寻找石刻,其精神是何等可嘉!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的周欣说:“去年‘五一’期间,张老师带我们去拙岩打拓片。拓片完成后,张老师手上全部是墨,他俯首到江里洗手,哪知道不小心掉入水中。好在他会游泳,一下子就爬了上来。”“你别看拙岩那个地方,在张老师眼里可是宝贝,因为它与周崇傅有关,张老师又把它跟周家大院联系起来,觉得有很多东西可挖,于是在学报上开辟了《拙岩研究》专栏,让附近那个村子的村干部高兴不已。”
永州老学者吴同和先生,是张京华好友之一,与张京华联系颇多。吴老说:“张京华教授每天清早就去了办公室,很晚才离开。张京华教授来永十二年,其突出贡献:一是营造并浓稠了学院学术氛围,导引后学,成果丰硕;一是弘扬地域文化,使之迅速进入学界。”